着力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发布时间:2019-06-24 点击数:1073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既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意。

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事关稳定大局

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中,涉及小微企业的内容之多是历年来少有的,这体现了政府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例如,继续推进降费减税,为小微企业减轻负担;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创新引领,加强科技支撑;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助力“三农”经营主体发展;在加强污染防治监管的同时,重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合理诉求;优化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给予平等对待;加强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增加金融市场供给,明确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目标等。

总体而言,小微企业发展对于实现“六稳”目标,尤其是稳就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要实现2019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5%以内的目标,就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力做好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毫无疑问,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事关稳定大局,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

建立健全融资机构“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

近年来,政府、银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与市场主体的快速扩容和多样化的需求相比,小微企业融资的供给侧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和满足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需要兼顾解决短期矛盾和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短期可以通过下达指标等监管手段推动达成阶段目标。但从长远看,要真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需要进一步完善融资环境,建立健全融资机构“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各类资源支持政策。近年来,国务院、监管机构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对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监管层要抓好政策的传导和实施,更好发挥政策落地成效,与此同时,结合实际,不断对政策进行优化完善,建议整合财税、货币、监管等各类政策,使各类政策聚焦的小微企业口径保持一致,便于理解和执行。

二是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挥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各类股权交易中心融资功能,扩大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双创”中涌现出大量的成长性、科创型小微企业,建议加快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畅通IPO进入和退出机制,为科创型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直接融资平台。

三是加强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信息不对称是制约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因素,目前,人民银行征信数据主要还是局限于银行间的信贷数据。建议抓紧推进政府各部门、各条线数据平台建设,进一步实现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使工商、税务、社保、用电、用水、政府采购、海关进出口贸易等数据信息能够成为融资机构创新产品、判断风险的重要依据,逐步将“人行征信平台”提升为“国家征信平台”。充分发挥融资性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融资增信功能,健全政府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完善抵质押登记制度。未来,建议逐步建立包含企业应收账款(债权)、存货(货权)、固定资产(物权)、股权投资(股权)、专利(智权)等“五权”在内的统一抵质押登记服务平台,盘活小微企业自身资产,扩充融资增信手段,提高抵质押登记效率和便利度。

四是加强小微企业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完善包括针对小微企业的信息交流、培训辅导、政策宣传、法律服务、融资对接、管理咨询、财务治理等公共服务。

以差异化手段激发市场内生动力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需要处理好政府合理干预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的关系。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各类融资机构应尽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通过“窗口指导”、指标考核等多种措施促进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长远来看,还需要研究如何加强对各类融资机构差异化指导,进一步激发各类金融机构内在动力,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商业可持续发展。

从小微企业融资供给侧来看,大中型银行体量大、资金实力雄厚、网点渠道多、人员队伍基础好、技术力量强,短期内仍是支持小微企业的主力军,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公司业务优势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基础,基于盈利、风险和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等因素考量,对小微企业贷款内生动力不强,需要通过如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引导其加快转型。现阶段,建议完善对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差异化绩效考核机制,比如对于国有大型银行,财政部在考核各行利润计划目标达成时,可以将小微企业贷款带来的利润增长缺口剔除计算,鼓励大型银行多做小微贷款。

中小型银行客户以零售和小微企业为主,发展意愿强。经过多年探索,以地方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主体的中小型银行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模式。但中小型银行整体资金规模、人员队伍、技术实力不强,短期难以从整体上承担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担,可以通过各类政策资源支持,助推这些机构逐步做大规模。

民间融资机构如小贷公司、典当行、P2P平台、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市场反应快,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补充力量,但民营资本逐利性强,需加强监管,促进其规范经营。此外,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需结合融资环境改善、金融科技推广稳步推进,不能急躁冒进,以牺牲未来风险谋求眼前业绩,搞运动式放贷。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要更多从政策突破入手,发挥市场调节功能,通过增加市场供给,拓宽融资渠道,疏通资金流向,提升精准“滴灌”水平,让稀缺资源不再稀缺,努力实现小微资金的量价平衡。



(金融时报)